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!
Furry這個字有許多種意思,在英文原意當作毛皮的來使用,而在獸迷圈中,獸迷也會稱呼自己為Furry或者Furries,意思即為對具有近似人類外型跟神態的動物(anthropomorphic animals 或者又可以稱作,獸人)或者是神話與自創生物有興趣者,另外在廣義定位中,Furry一詞也包含Therianthropy等精神為獸者。
也就是通常講的「獸人愛好者」。迷戀動物外形並希望自己能化身為此,興趣多表現在文學與美術創作上,其中又以繪畫居多。是一種融合了獸與人類特徵的存在,獸頭人身為最普遍的表現形式。
如果一個人將此作為精神信仰,那麼他就被稱為Otherkin或者Therianthropy。
有人傾向於將這下面幾大類通稱為Furry,理由是它們共同源於對動物的熱愛與崇拜。不過值得注意的是,Furry、Role-Play是藝術和娛樂性質,Therianthropy、Otherkin、Neo-Totemism仍然屬於個人信仰範疇。
Furry通常與Therianthropy與Otherkin等最大不同處在於,對部分Furry來說,獸只是一種網路上暱稱自己的身分,而當離開網路,離開獸迷社群後,獸迷又會再度回到人類認知與規範中,而Therianthropy與Otherkin,則是不論何時何地,都以獸的靈魂或者精神活動著。
而普遍情況下Furry(獸迷)屬於大宗,且與Therianthropy等精神獸者具有觀念上衝突性,其因主要可歸咎Furry通常只對二次元獸人創作或者週邊有興趣,與長期以來獸圈與同志圈間的互相混合交流,導致有過於強調性愛的sexual fur出現。
Therianthropy直譯就是「半人半獸」。認為自己的人類軀體裡實際居住著一個動物的靈魂,常自認為「投錯胎」或擁有前世記憶。
認為自己在精神上、情感上、靈魂上、或身體上與人類不同,擁有非人類物種的靈魂,甚至是神話中的生物。Otherkin與 Therianthropy的區別在於,Otherkin更傾向於神話傳說中的物種,而Therianthropy則是真實存在的動物。與Furry不同的是,Otherkin的人類特徵要的話十分明顯,比如精靈、吸血鬼、天使、惡魔;不然就是十分不明顯,比如龍、獅鷲、獨角獸。很少有人獸融合的形式。 這兩者興趣多表現在精神探索上,涉及動物崇拜、前世、靈魂探索。
圖騰,準確點應該叫做Neo-Totemism(新圖騰信仰)。認為自己與其他生物具有血緣關係,或自己的祖先並非人類,或者視其為神明,也可能僅作為一種標誌、精神寄託。這個很好理解,「龍的傳人」就是例子。歷史悠久的薩滿教、德魯伊教也包含此類元素。
如果時常下意識的做出某種動物行為——注意是行為,不是心理——那麼他被稱為Lycanthropy。與主動連結動物靈魂的Therianthropy不同,這一類主觀上可能並不想要這樣做,但他的行為是潛意識的、被迫的、不受控主觀控制的。
精神引導者。這一類擁有一個和自己共享身體的精靈,作為守護者、引導者、朋友。也叫做守護天使。
角色扮演。一個對Furry的廣義理解包含了這種類似化裝舞會的角色扮演。在生活中身著獸裝或者在網絡虛擬社區中扮演獸人的角色,屬於愛好範疇。